2009/12/23

我與黃金GT的瑞士冰河之旅


瑞士這個歐洲花園、小英的故鄉、世界精工首都,遊客來瑞士都不太需要找理由,很多人終極理想居住環境就是瑞士。而我的瑞士行不純然是玩,公幹中間如果只有兩天的假期,應該如何安排行程?瑞士有很多值得花大錢的玩法,不過我的不一樣,我要騎車,不是不痛不癢的賞景休閒行程,我也不是公路飆車狂。不囉唆,把車騎到歐洲屋脊—阿爾卑斯山破冰,直到沒有路的地方,一定要是最峻峭的,有冰河更好。

瑞士和英國一樣,也積極建構全國單車路網,想要到瑞士騎單車,一定不能錯過Veloland這個網站。有詳細的路網圖、資訊,而且還有登山車路線哦!行前在這個網站做功課,並參考手上bike雜誌三篇阿爾卑斯山路徑的文章,馬特洪峰Matterhorn與少女峰Jungfraujoch山麓是我二選一的目的地,最後選定少女峰的理由是,這邊不純粹是搭登山列車然後衝下山的DH路線,有上有下我才愛,而且是Veloland中長達四百多公里的天字第一號登山車路徑的其中一段,雖然無法完騎,但一定要挑最精華的。

與黃金GT的約會
公務需要,行李已經很緊,單車帶了有可能超重。所以只能帶最輕的登山車,那就是因緣際會,一半贏的、一半靠運氣的黃金GT。出國時,單車連同行李25公斤,櫃台人員象徵性要我從行李中取出一件手提,算是過關。因為要減輕重量,所以沒有保護周全,到了德國一打開,金裝碳纖車架刮花了好幾處。心疼嗎?還好,我只是覺得對GT公司不好意思,下次還要回娘家,怕他們看到傷心。好車就是要騎,我決不會把它掛在牆上純欣賞。

為了帶黃金GT出國,我也付出了代價,回程在趕場轉機過程中,因為背著裝袋的黃金GT跑來跑去,拉傷了大腿,回國之後當了木頭人一個禮拜。要說,那是因為我粗心大意的報應,我也欣然接受,反正我讓想像中的行程成真了。

明信片山水與完美天氣
瑞士國土中央的Interlaken,字面意思就是「湖中間」,是個人口只有五千多人的小城。由於位居少女峰為首的阿爾卑斯山北麓的門戶,觀光業發達。火車經伯恩Bern之後進入湖區,湖光山色,紅瓦屋點點在綠色山坡上,風景美得好像假的明信片,這大概就是大家對瑞士最喊嘆的地方—居住環境。不過也不是每個人都羨慕,像同行的翁大哥,對這種風景看兩天就痲痹,覺得無趣缺乏生命力。

而到Interlaken的前四天都下雨,氣象預報會放晴,半信半疑下,果然給我們一個好得不能再好的晴空萬里。要知道,想拜訪少女峰要靠機緣,不是經常都是晴天。遇到天氣不好,一些行程已定的遊客或山友,會在Interlaken火車站觀看山上的電視實況轉撥,一放晴,他們就會馬上買票搭火車上山,搶得一點見識廬山真面目的機會。傍晚到達旅館時,剛好南邊的白雪山頭在夕陽餘暉的深藍背景仍然耀眼,實在有點像到了月球的感覺,我們實在太幸運了,賺到!

我的切西瓜加料環線
Veloland網站天字第一號登山車路徑,全長四百多公里,又叫「阿爾卑斯山徑」,部份路線與健行路線重疊。我取路線會經過的Interlaken為環線起始點,搭一段通勤火車上到較東邊的渡假山城—格林多瓦Grindlewald,攔截1號山徑。格林多瓦對於玩過瑞士的人應該不陌生,有著像童話故事的城堡飯店,山坡上盡是紅瓦斜木屋,看起來就十分夢幻。不想浪費時間在公路,搭7點開的火車到達之後,太陽還沒有從背後的阿爾卑斯山露臉,還真是有點冷,我把所有長袖衣物都穿上,喝了杯熱咖啡就上路。

預計12公里爬升1000公尺後到達Kleinescheidegg車站,1號路徑到此下山,經過Wengen、Lauterbrunnen等山城,回到Interlaken,一圈約40公里。這就是我的切西瓜環線,不過,我還想加點料。而翁大哥不騎車,我們分頭上山,他要搭冰河列車直達少女峰,我們也許半路會在Kleinescheidegg車站碰頭。

黃金GT實戰
從格林多瓦開始照著這標示1號山徑的號誌上山,一開始騎得慢,即使光線還不對,一路上拍了很多照片,回望格林多瓦小鎮,這趟行程我不會從這邊回來了。1號山徑一開始是柏油小路,旁邊則是健行山徑,路邊很多泉水站都可以加水。騎了約5公里,看見有兩位登山車騎士在我下方約三百公尺,逐漸接近中,我開始認真上路。

不知道是我沒讓黃金GT漏氣,還是黃金GT沒讓我漏氣。一進入像台灣林道的Off-road,逐漸拉開與他們的距離,停下來拍照也沒看到人影,直到登上天字第一號登山車路徑的最高點,2062公尺高的Kleinescheidegg車站,才看到他們先後騎上來。

K車站是少女峰一般登山列車與冰河列車的接駁站,有飯店、民宿及餐廳,高山上的豪華休息站。他們上來之後,就坐到露天餐桌,享用他們勝利的午餐與啤酒,看起來除了下山,他們不會再騎了。而我呢!拍了幾張照片,塞了幾口飯店準備的外帶乾糧,就繼續往山上騎。這裡是官方單車路徑的最高點,但不是我的最高點,冰河越來越近,我要繼續騎到沒路。

歐洲屋脊破冰
Veloland規劃的登山車路徑較接近台灣的林道,少部份才是單軌山徑Singletrack。上下爬坡是夠嗆,不過Off-road的口味不算太重,所以我就參照美國Bike雜誌的報導,其實一些小山路、牛徑也是可以騎的,這才是登山車熟客的祕密花園。從Kleinescheidegg車站到冰河列車鑽入山洞的最高點還有300公尺高,有數條小徑可以上山,我就戰戰兢兢地往上騎,不時回望,勾勒下山不倫路徑。

繞過鞍部,少女群峰就在眼前,橫亙在中間的就是已經消溶的冰河懸谷,只在艾格峰Eiger下還有一點未消溶的冰河。我往人少的懸谷邊緣的稜線(有可能是「刃嶺」冰河地形)路徑前進,某些部份較陡峭且土石鬆軟,必須下來牽車,不過大多可騎。慢慢地爬到少女峰冰河列車鑽入的山洞口,下一站就是少女峰鞍部、終年不溶冰河圍繞的歐州最高火車站。不過,路徑就快到終點,我跨過警界線,朝最後的冰河前進。約中午,在冰河上Touch down。

有多高?多冷?
我在冰河上享用最後的乾糧,然後有三個山客也走到冰河,幫我拍了張裝腔作勢的冰河騎車照,冰面雖然還不太滑,但我只是拍照就過癮了。這裡算是歐洲屋脊,有多高呢?我所在地約2300公尺高,南側的少女峰有4158公尺,沒有火車或冰上登山裝備是到不了的,這算是我此行的最高點了,滿足了!

而氣溫呢?冰河這邊應該是十多度,不過因為太陽與空氣乾燥的關係,我穿著短褲、長袖排汗衫加車衣就夠了。只有在早上太陽還沒出來時在格林多瓦覺得會冷,爬點坡就暖活了,非常適合騎車的天氣。

漫漫下山路
回到人多的Kleinescheidegg車站,我不走規劃的林道下山路,而轉進農場山徑,因為我在山上看到路線最後是接在一起的(感覺上)。在掛著大鈴鐺的牛隻間穿梭下山,小徑大多可以騎,遇到山友我都恭敬地讓路,沒有引起他們不快,共享奢華的Singletrack。接回林道路線,一路高速下坡到達Wengen山城,和格林多瓦一樣都是阿爾卑斯山渡假勝地。再往山下走,路線卻回復林道路線、越來越陡,而且還多是很緊的髮夾彎,不是登山熟客可能沒法安全下坡,黃金GT的後小碟盤還有過熱的現象呢,中途不得不停下來休息。

原來Wengen和Lauterbrunnen之間,地圖上雖然是相鄰的兩個城鎮,但是一個在冰河懸谷坡上、一個在懸谷底,相接的路徑陡峭異常,火車其實是主要交通工具。這種狀況沒有實際來走是很難知道的,所以若要反向騎1號山徑,這一段可是大苦頭。Lauterbrunnen是另一條上少女峰的轉運站,一般火車到此就要換成登山小火車,上到Kleinescheidegg車站,要再換搭冰河列車,上少女峰,至少要換兩次火車。

從Lauterbrunnen開始,公路回Interlaken就比較平緩,不過1號山徑還沒完,換到河右岸,是一條河濱、小山城的單車小徑,我在一個不知名小鎮喝到最甘醇的泉水,除了大灌猛灌,還加滿水壺才下山。水,免費,在瑞士要找泉水喝。約午後三點就回到Interlaken的飯店,與翁大哥會合,吃了一餐道地的泰國菜,真是令人驚奇。

關於路線規劃
行前無論功課做多仔細,即使連空拍3D模擬都請出來,第一次去,還是不能確保行程一定沒問題,所以導遊還可以有飯吃。不過,這也是背包客的樂趣,我又是登山車騎士,行程的規劃與實踐,都有一點探險小味道,一個人騎在冰河刃嶺上還真是有點驚心動魄。路線也必須實際走過一趟,才會安心妥當。雖然是探險,能夠順利完成,運氣是有,但不會很關鍵,要知道自己的能力在哪?有沒有超出平常騎乘的極限?

關於黃金GT
一部自己能完全掌握的車也很重要,這部單車的所有東西都已經是頂級(XTR全套煞/變組、FOX 32 RL 100mm可鎖死前叉、MAVIC SLR碟煞輪組),也就是沒有牽拖的空間了。黃金GT連踏板10公斤不到,輕量化、高效率,特別是前叉鎖起來時,踩起來非常有勁,節省不少體能。若真要挑毛病,那就是迷你後碟盤(140mm),在陡且長的下坡中好像不大夠力。

—摘自《樂活單車》No.15, P60
—作者ak

幾堂倉庫自行車學校的課


「西臨港線」是高雄最棒的腳踏車道,橫跨愛河,把高雄港懷抱起來,高雄市民有一個愉悅又驕傲的親水空間。在西臨港線的中間,為數眾多的舊碼頭倉庫也逐漸從幽暗頹敗裡釋放出來,「駁2藝術空間」就是一朵沙漠玫瑰。而在2009年的愚人節,沒開玩笑,「倉庫自行車學校」也在駁2附近,像撬開核果一樣的蹦出來,高雄市單車族有一個很大的家。

切哥瓦拉迎人笑
從自行車道遠遠就看到浪漫正義帥哥—格瓦拉的巨型頭像,歡迎單車族的到來。這是個兩個舊倉庫開放出來的巨大空間,屋頂的檜木衍架透露,這還是個難得的歷史建築呢!

進來裡面的第一印象是,單車幾乎可以一路通行無阻騎進倉庫裡面任何一個角落,包括車店、飲料/咖啡座、閱讀休息區、茶水區、演講區、DIY維修站,甚至是廁所/浴室。倉庫內到處都是可以置放單車的車架,愛車絕對就在身邊,不管你是到倉庫幹什麼,這裡面,單車最大。

接下來的疑問是,這麼單車友善又豪華的空間,要不要錢啊?當然,你買杯咖啡喝、買個安全帽當然要付錢,其他一律免費,包括裡面的設備(總不能把倉庫的音響當成自己家的卡拉OK)、講座。不要因為倉庫自行車學校是2009年4月1日開幕,就以為被騙了,真的賺到!

每個人的自行車學校
參與了倉庫自行車學校的設立,它的宗旨與運作略知一二。除了專職、兼職的工作人員,以及分攤倉庫月租費用的攤位,如咖啡/飲料、車店。這是個熱愛單車的人成立的空間,無營利性質,大家都是義務貢獻,包括課程的企劃討論、分享傳授、活動領騎...等。如何讓它持續營運下去將會是個挑戰。

倉庫自行車學校還有一個特色,那就是跨車隊與騎乘領域的集散地(Hub),許多原本各自為政的車隊,也因為這個空間而有交流對話的機會。藉由「車隊萬花筒」時段,邀請各個車隊來倉庫,一方面介紹各車隊的特色、騎乘類型與文化;另一方面也把倉庫介紹給各車隊,鼓勵來利用這個空間。無論是登山車、跑車、旅行車、小摺/小徑、時尚定速車、樂活通勤族等騎乘形態,還是各車隊團體之間微妙的文化差異,都可以在這個對單車族完全開放的實體空間交流、激盪火花。

放浪或探險
倉庫自行車學校有很多免費的講座,包括硬體維修保養、行程規劃、背包旅遊等,而週三的「單車文化講座」則可以跳脫現實,往前一點看,看看其他人在幹什麼?想什麼?熱情在哪裡?

胡榮華跟陳守忠是我小時候的英雄,因為藉由他們的壯舉,我可以去想像那種往世界單飛的豪情。台北拜客阿和在這個講座中帶我們去歐洲單車放浪;而台中拜客洪川則像匹孤狼,帶領我們騎進荒野,探索人與自然的可能性。同樣的,高雄女拜客阿水,也讓我們了解,在世界屋脊北麓,探險是無性別之分的。

危險性!是台下聽眾最關注的,他們為何要去冒險?雖然我覺得冒險是人存活的必要傾向,洪川並沒有多做說明,事實上的確也不需要。社會或有規範,但廣闊無垠的空間保留給勇於跨出去的人,除了自己,別人無可擔負。這也可以來套用在某些單車反主流文化,在倉庫欣賞一部紐約單車快遞紀錄片時,有朋友質疑他們在都會車陣中穿梭競速的冒險行徑,算不算是負面教材?我覺得這關於力與美,只不過就是種生活方式,在擁擠的水泥叢林夾縫中求生存,單車友善的號角還是他們吹起的呢!

幸福腳踏車道
吳益政議員可以說是最投入單車政策的民代,多次出國考察先進城市的單車環境,在兩次的「單車文化講座」中,除了分享國外的單車經驗,也對照國內的單車政策的施行。吳議員常提到「要增加市民幸福感」,蓋捷運、主辦國際活動、綠美化都是,建自行車道也似乎是當代的拉風德政。吳議員以歐洲為例,介紹各國的單車友善政策,如自行車道、公共單車系統、停車空間與設施等,不單只是自行車道的設立。吳議員實際參與高雄市自行車道建設的監督,並促成高雄捷運持續的單車友善措施。

曾與吳議員同去考核歐洲單車環境的高雄大學曾梓峰老師,也受邀來倉庫演講。曾老師以都會發展規劃的專業領域,來解析一個綠色城市的成形。其中有一項很少被提出(也許是最新的),那就是降低都會中非幹道的馬路速限,讓一般馬路都是單車道。吳議員在個人部落格中記錄紐約單車環境,他說紐約真正開始落實單車友善政策還比高雄晚,可是卻在很快的時間達成單車友善的進程。從吳議員所拍的照片中,大都是一般馬路慢車道分享出來的單車道,只有布魯克林行人橋上劃分出自行車道與一條豪華的雙向單車大道。一般馬路的單車道系統還是最普及、最全面且最快可達成的。再舉個例子,舊金山比紐約更早成為單車友善城市,而你猜舊金山單車專用路徑(Bike Path)有幾公里?差不多40公里而已,其他都是一般馬路的自行車道系統。

來自法國、曾在公視播放過的紀錄片導演—尚若白,也來倉庫分享他的巴黎單車紀錄片。他指出,法國這幾年因單車友善政策而投入大量資金,目前相關預算有縮減的趨勢,不過有一項政策卻可以不花錢(或很少)而繼續落實單車友善,那就是市區馬路速限由50公里降到30公里,讓大部分的馬路即使不是單車道,都很適合騎單車。一方面讓開車不方便,一方面讓騎單車更安全便捷。曾老師說,單車政策要有(交通)替代性,不能只是休閒觀光而已。

這幾位倉庫自行車學校的貴賓,都是各領域專業人士且都騎腳踏車,在單車相關政策上有很好的推動支點,應該要更多有力人士才好,這才是幸福的保證。

倉庫自行車學校成立四個月以來,每到假日更是人山人海,或者經過進來休息,或者來參加達人帶騎活動,暑假期間還有兒童單車夏令營。講座也超過40場,有不少固定都會來的朋友,轉換一下原本單一的騎乘觀念,逐漸加入更持續、更樂活的單車生活形態。若想知道倉庫裡面有什麼?還真的要自己來挖寶。

—摘自《樂活單車》No.14
—作者ak

你是哪種騎士?


有種騎士喜歡出去騎車,騎給人家看,裝備一流,不然就特別,享受別人注意的眼光。
有種騎士不騎會死,如果不騎車,可能改跑步或游泳,是Nike "Just Do It"的信徒。
有種騎士光看車子就爽了,車子永遠光亮如新,花在清潔保養的時間比騎車還多。
有種騎士看到前面有人就不自在,一定要尬上去,秤一秤彼此的斤兩。
有種騎士有沒有騎沒關係,就是要聚在一起吃吃喝喝、打屁扯蛋。
有種騎士對於單車不在意,只當是種工具,恰巧發現騎車無遠弗屆又省錢,通通打包就出國去了。
有種騎士滿腹經綸,網站上做工仔細,旁徵博引,是「知識」的貢獻者。但是,有沒有在騎不知道?
有種騎士醉翁之意不在酒,騎車別有目的。因為是潮流嘛!往人多的地方湊,機會總是大一點。
有種騎士是蒐集癖,車子雙位數,甚至三位數。一天騎一輛不知要輪多久?
有種騎士只上不下;另一種是只下不上。
有種騎士會騎車是因為酷,某種車子,某種穿著,某種品味。

你是哪一種?
這幾種是不是典型不知道,不過我的確是照著認識的車友來描述,所以都是真的。沒錯,就是你!是他,是我。每種騎士構成了我們的單車世界,就連騎給人家看的,有位老師也給予高度評價,認為這能形塑一個城市的風景,騎車的人多總是比烏煙瘴氣的摩托車多要好。

因為山在那裡
這理由一點也不充分,騎車必然還有一些其他的東西,才讓人這麼投入。下了班,為何還興致勃勃地換上車衣,朝向那條環湖公路飆去?週五晚上費事包車,為了跑到東部去山海繞一圈兩、三百K,而且瘋的還不是少數。自我實現?上癮?還是紓壓?

演化不全症候群
ET可能是人類演化的終極版型,頭大肢弱,會用電腦就可以了。在那之前,人依然還是得像汽車一樣,偶而要操一下,全身才會通暢,特別是坐辦公室的。拜客阿和在一次演講時,現場有位八十多歲的醫生先拜和大家分享他70年的騎車生涯感想,他說:「兩腳騎三腳勇」,一舉破除騎車有礙男性功能的迷障。而我所知道的,騎車的確助興,我們車隊裡小朋友一個個誕生,包括沒騎車之前生不出來的、一而再趕進度的,還有意外來的。也許固定運動的人都有此感受,但是我發現,效果顯著的必然是定期、每次超過半天以上的高強度運動,進行中或結束後,有種快死掉的感覺(我們稱作「搾乾儀式」)。請問有哪幾種運動可以達到這樣?

人不是孤島
每個車隊團體都有自己的騎乘風格,車隊裡面通常有核心人物,包括愛出主意的、騎前面的、雞婆的、熱心參與的,彼此折衝競和。好玩的時候,嘻哈同樂;挫折的時候,發展革命情感。久了之後就會成為一個默契十足具有特色的團隊。除了車衣、隊呼、定裝照之外,還有更深的團體文化,這是社群生活的基礎。到了最後,搞不好去哪裡騎、怎麼騎已經不重要,社群生活自有其運作模式,去跟別的車隊同騎時會覺得若有所失。一個成熟的單車社團就此成形,許多的樂趣就在外人無法理解的社群生活中。

品字三個口
經常可以碰到對於變速器品牌、型號、年度、價格如數家珍的人;也有可以自己拆解避震器來維修的玩家,比店家還厲害(他們通常叫你換新的)...。所謂的單車經,十之八九都是在講硬體。這些單車達人,組車經驗豐富,如果又是真的愛騎(有些人是玩物而不是玩),那就不得了。大公司也怕這種人,新品上市不見得會買帳,眼光獨具,偏偏又都是意見領袖。

例如,某大變速器廠某年推出煞變合一把手,先不論功能性如何,造型比例上嚴重失調,也許為了展現金屬工藝,光亮外凸的油壺很容易因為摔車而刮花,只要一次質感馬上少掉七成(當然可以光看不騎)。別迷信大廠,他們也會有失敗的產品,他們推出此系列產品而讓對手趁機坐大是事實。雖然他們後來已經完全改款,該系列過去某些年度的產品也的確是有行無市的精品。

還有沒有?
當然還有其他的面向,有的車隊可能不顯著,有的就可能是精髓。有的車隊十分陽剛,以競速活動為主,四處征戰,平時的騎乘大都可以歸類為訓練路線;有的車隊用兩個輪子登山,配備山刀、無線電,尋找可能的山徑來騎車,被車騎也不在意。Run久了,車隊團體會有慣性,有時也跳不出來,改變是很難的。

就因為單車是工具也是玩具,人類最偉大的發明,每個人著眼的只是其中一部份而已。每種形式的單車代表一種應用,登山車反映某種雅痞的生活形態,跨越疆界是趣味所在;而定速車Fixed Gear「少即是多」的體驗,是都會底層傳真,身體與機具的去蕪存菁,形式與內涵都非常特出。所以,愛騎車的人,換種車來騎吧!路線與服裝也一起換,體驗就會永保新鮮與炙熱。換台Commuter,加入都會通勤族,這還不只是時髦(給人看),環境品質提高、生活情趣轉換,省錢、省資源。這是你我可能參與的最大改變契機,上路騎車就對了。

—摘自《樂活單車》No.13
—作者ak

卡鞋與我


近來單車意外頻傳,我的腳聽到他的麻吉—卡鞋(它的英文名字叫Clipless)哭訴:「人不是我殺的,冤枉啊!」,想要替它說說話。我說,那就從你們如何變成麻吉說起好了...

卡鞋的身世
卡鞋的前身是「狗嘴套Toe Clips」,早在140年前,曲柄/踏板系統發展完備之後就有了。而卡鞋的概念早在1895年就有人提出了,鞋子上的「卡子Cleats」以「旋轉浮扣Rotational float」方式與踏板上的卡座結合,就像現代卡鞋的裝置。不過直到近百年後才又重新運用這個概念。

1970年代以後卡鞋才開始廣泛的運用,不過那都是給專業的騎士比賽用,因為得手動操作連結或鬆開,緊急時根本是鬆不開的,所以又稱「死亡卡鞋 Death cleats」。現代公路車卡鞋的典範則是1984年發表的Look系統。不過這個系列發展邏輯得之於滑雪鞋的卡座而非旋轉浮扣,一旦卡鞋與踏板結合之後就固定不動,並不容許左右幾度的轉動。

而登山車適用的Speedplay、Time及Shimano SPD等系統則在1988年以後才推出,重新詮釋旋轉浮扣概念。最重要的差別在於結合之後仍有些許空間可以左右轉動,一方面減少因為姿勢固定而產生的肌肉僵硬,二是在Off-road上面可以機動改變腳與踏板的角度以平衡重心;再來是卡子變小,可以被覆蓋在抓地鞋底之內,以利行走(牽/扛車)。

從狗嘴套到卡鞋
中文名雖不雅但很傳神,讓腳穿狗嘴套。一開始我也覺得像漢堡夾油條,無法理解它的奧妙,但是看人家騎得好好的,試看看才知道有幫助呢!兩腳可以一邊騎一邊拉,增加輸出力道。而關於脫卡方式,因為向後抽腳還算蠻直覺的反應,問題不大。反而,要把鞋子穿進去狗嘴套還麻煩一點,上車踩踏得要學習翻轉狗嘴套朝上才可以穿進去,要習慣一陣子才會用得好。一般短程騎乘,實用性不大,若非定速車風潮,就只剩達人在用了。

忘記狗嘴套已好一陣子,重新接觸單車就不明就裡地躬逢登山車時代,誰知十年前一腳踢我進登山車領域的拜友忠不但車子買得比我好,連嶄新卡鞋也敗了下去。雖然兩個都是菜鳥,拜友忠看起來就是比我專業,儘管有次就在我面前表演連人帶車躺馬路絕技。卡鞋卡入踏板的動作比狗嘴套簡單又直覺,大概的位置踩下去,就會聽到喀一聲,表示正確連結;脫卡需要向外側撇(以卡子為中心向外旋轉約15度以上)即可,的確需要學習。換了卡鞋之後,其實我沒有花太多時間適應,此後每次騎車必穿卡鞋,變成反射動作,再也沒有想過「穿卡鞋是否比較危險」這個問題。

卡鞋敢有卡好
卡鞋好比渦輪增壓器,可以提升踩踏效能,這是一般的用意。例如1984年Look推出公路車卡鞋,隔年穿著這雙卡鞋的選手即登上環法賽冠軍。但是在登山車,卡鞋另一個用意反而是安全。越野騎乘中,遇到不好路況常要擺出登山車「戰鬥位置Attack Position」,不管有沒有離開坐墊,雙手雙腳是支撐重心所在,如果意外脫腳,可是會造成重心不穩而導致危險。卡鞋可以確保雙腳重心的穩定,讓身體重心的轉移更有基準,降低意外狀況。

不過,這不適用在下坡車、Free ride、BMX、土坡等極限運動。這些騎乘形態,踩踏效率不重要,腳與踏板之間若即若離、互動激烈,是另一種專業的騎法。

卡鞋的危險
摔車到底和卡鞋有沒有關係?車速過快、天雨路滑、路況不好、車禍、下坡前空翻、前輪擦撞別人後輪...,看起來關係不大。2008年UCI世界下坡冠軍賽在義大利舉行,現任冠軍Sam Hill在最後一輪,以無比精湛的技藝飛快而下,半程計時以懸殊秒數少於勁敵Steve Peat五秒多,大家以為冠軍在望,結果在終點前幾百公尺的沙地轉倒,屈居第二。在那個瞬間,即使天王如Sam(下坡賽當然不穿卡鞋),該摔的時候就會摔。

如果真要算在卡鞋帳上,那也只有在初學停車抽腳不及,或是登山速度過慢又遇到障礙的瞬間,但是都不會嚴重,因為那種場合都很慢。如過在崖邊那是另外一回事,幾個案例(某影片)中,會摔落山谷是因為想下馬腳踩空,跟來不來得及脫卡鞋沒有關係(一樣會掉下去)。我偶而摔車,或是前輪打滑,或下坡太陡前空翻,摔車之後卡鞋都自動分離,根本沒時間去想卡鞋的問題。

但,的確有幾個案例是與卡鞋有關,我曾經在路上紅停時因為卡鞋抽不掉而摔車,後來細究原因是因為把卡子鎖在鞋子上的兩根螺絲鬆了,造成卡子鬆動,向外撇要抽腳時卡子跟著動,達不到脫卡的角度而無法分離;車友老猴也是因為這個原因,硬抽之下小腳指骨斷裂,照了X光片還洋洋得意地展示給人看。這都是因為沒有正確安裝或檢查所致。

定桿練得好,卡鞋沒煩惱!
車速慢時想要把腳放下是慣性,如果常練定桿就會習慣以平衡代替下馬,要下馬則要乾脆,比較不會猶豫不決要不要放下腳,減少使用卡鞋失誤。

如果經常記著卡鞋這件事,想著它什麼時候要解開、什麼時候要卡進去,那,就表示還不到安全使用的境界。幾乎忘了它的存在,那就對了。卡鞋當然不是騎車必要的,我只是覺得很好用,大部份的意外和卡鞋無關。

愛戀卡鞋
曾經穿著卡鞋一路從家裡到機場搭飛機出國比賽,除了卡鞋,我只另外帶一雙拖鞋(去騎中南半島28天也一樣)。安全檢查有時還會因為卡鞋的金屬卡子而讓機器嘰嘰叫。即使像出風鼻被車騎的那種路,還是穿著卡鞋,搞不好穿卡鞋走路比騎車時摔更多跤,更別提公路車卡鞋根本不良於行。

穿卡鞋可以爬上的坡,我不穿時爬不上去;惡劣路況時沒有卡鞋我就不會平衡;下坡時比較沒差,但有卡鞋比較穩。沒有穿卡鞋我就不大會騎車,除非是短程通勤。我還因為(猜測)太常穿卡鞋而導致腓骨長肌酸痛,卡鞋讓腳底板受力位置集中在拇指球附近。所以,目前除了車隊騎乘(比較硬的)我就盡量不穿卡鞋,騎上下班時我還刻意用腳底中間踩踏板,讓那條肌肉減少負荷,近期果然就不會酸痛了。

我對這個病症取了個非醫學名詞—「卡鞋腳」。

—摘自《樂活單車》No.12, P92
—作者ak

單車通勤時代


把單車牽進電梯時,偶而有人會問:「你們就是那間都騎車上班的公司?」、「單車怎麼那麼貴?」...;還經常有人加入單車行頭的討論,例如Brooks坐墊哪裡買?遇到電梯較擁擠時,還有人會說:「你應該換小折」;甚至有陌生人叫得出你名字...。路上也經常可以看到騎車通勤的成年人,有次到五金行買工具,有一個人也騎單車來,還把單車牽進店裡面,店家默許,好像他是常客。

當台灣所有的大型單車活動、單車社團法人、政府單位還把單車定位為休閒與運動,很多人已經默默把騎單車當成例行事務,到哪裡都騎單車。如果騎車的人不一定穿著緊身又鮮豔的車衣,可以有點時尚或個人品味;還有一種單車族群你不會在山野單車熱門路線碰到他們,反而是在街頭或流行精品區,那麼這就應驗了Trek總裁預言的下一波已經來臨!事實上,台灣還是有不少的時差,紐約、多倫多、舊金山、波特蘭、巴黎、倫敦、東京的城市風貌早已改變,而且將一去不回頭。都會中單車是最佳交通工具!

2008美國單車與行人行為調查報告
「美國國家道路交通安全部門the National Highway Traffic Safety Administration (NHTSA)」,2008年年底發佈了一份單車騎士與行人態度與行為的調查報告。該報告奠基於一份問卷,裡面有很多一目了然的統計圖表,給大環境和美國接近的我們來參考非常適切,因為美國對單車上路的改變也是不久的事。其中,例如「越有錢越會使用單車」;所有單車的用途中,雖然「休閒」29%與「運動」24%仍然是前兩名,但是把「私務」、「回家」、「訪友」、「騎車上班」、「工作需要」等單項加起來有44%,這就是通勤需求!

另外關於「單車優先道Bike Lane」與「單車專用道Bike Path」的差別與使用狀況、期許,裡面也有一些數據。"Lane"與"Path"一字之差,差在哪裡?"Lane"指的是在馬路上畫出來的車道,其精神是道路共享,好處是方便、迅速、四通八達,缺點是感覺較危險;"Path"則是區隔的小徑,通常是綠帶或其他一般馬路之外的專用路徑,好處是較為閒適,缺點則是不方便、速度慢。這也是該興建何種單車道的爭議所在。不過,較新的發展是兩者有融合的趨勢,也就是在原本的"Lane"上面增加一些與汽車道、人行道區隔的設施,使其更像是單車專用的"Path",不過還是使用原有道路面積,而不是在其他空間增加單車道,或有人稱為「哥本哈根式單車道」。

火車到底要不要支援單車啊?
火車、捷運、高鐵、巴士、渡輪等大眾交通工具,對於單車上車的政策到底是如何啊?先前有整理過,但是近期好像又有點混亂,有人說可以、有人說不行...。特別是台鐵,幾乎是沒有標準可言,例如小折需不需要裝袋?一般單車裝袋可否上區間車?其主打的兩鐵專案措施,我是一次也沒有用過,那看起來像是小學畢業旅行活動。

支援小折不等同於「單車友善」,對於小折尚未流行已上路騎車的人,問題還不只是沒有沾到光而已。常笑稱有人是這波風潮的受害者,這段期間「一不二沒有」,到車店買不到東西、沒有服務、沒有品質。以前用車袋搭大眾交通工具幾乎通行無阻,但隨著使用人數增加,支援小折的配套措施反而是限制非小折。因為他們看到了市場,你得多付錢才可以,而以往對於單車支援的爭取則付諸流水。

要不要再多花錢買小折看個人考量,但是單車政策不能依小折量身訂做,於情於理,單車政策應一視同仁。

右手應該煞後輪還是前輪?
現在的報紙或其他媒體,如果一天沒有單車相關訊息是奇怪的,除了推廣活動,還有一些負面新聞。例如單車被搶、使用者指控某品牌小折設計不良...。有一則蠻有趣的:報導披露單車大廠的煞車設定會導致騎乘危險,該報導立論點是因為與機車左後右前的煞車設定相反。機車為何這樣設定我不知,但是國內單車煞車設定是走國際通則,這和行車靠右或左有關。靠右行時,單車騎士一般會在馬路的慢車道最外側,也就是最右邊,當要轉彎或停車打手勢時就必須舉起左手,這時右手控制較為安全的後煞車是合理的,所以美國甚至規定單車煞車必須「左前右後」。反之,如果是靠左走的英國或日本,煞車設定要相反才對。

對此,個人建議是:如果已經確切熟悉前後煞車特性與左右設定的單車熟客,就照你習慣的方式;如果剛入門,還搞不清楚前後煞車有何不同,或是反正都同時一起煞車的人,應該遵照國際(靠右走)左前右後的煞車設定。

零和遊戲
在2006年如果上網找一下「單車通勤」,那大概只有聊聊幾篇,可能都還來自某個單車俱樂部的分享。現在相關網頁已經非常豐富,大多推廣單車通勤,也有人是站在個人經驗而提出反證,例如「騎車當吸塵器」,或大環境不佳,期待更好的環境才願意上路。單車上路的安全與空氣污染問題已經說很多了,現在應該要來思考另一個面向。

禁煙政策可能是一個啟示,執政者要不要做而已,儘管有很多爭議。中央或地方好像有共識要推單車政策,現在只怕推出不好的,例如廣建自行車道。美洲推單車上路有一個口號是「少一輛汽車One Less Car」,多一個人單車上路就少一個人開車,這就是「零和遊戲」。零和遊戲很多時候是負面的,有人贏就有人輸,最好是雙贏、多贏,皆大歡喜。但是碰到關鍵問題就很難多贏了,暖化、能源以及環境問題,我們現在就是關鍵時刻,「零和」可能才是硬道理。決策硬,但是手段可以軟,例如巴黎推公共單車系統Velib',雖然表面只提供便利的單車系統而不限制汽車使用,但是你想,遍佈全市三、四千個租車站怎麼來?很多都是要取消汽車停車位啊!這比倫敦強硬推行塞車稅要高明得多,一樣都是要抑制汽車而提升單車或大眾交通工具使用率。

所以單車道如果要蓋,這邊可以提供一個簡單的判別:如果是無中生有、從人行道、綠帶或其他空間開闢出來的單車道則盡量抑制;如果是從原有馬路區隔出來的單車道則多多益善。少一輛車,量變質變,希望不久就可以達到如西歐騎單車變成天經地義的事。

零零總總,我想為那些身先士卒、努力實踐健康生活形態的重度單車使用者發聲,雖然比例不高,但所有單車政策萬萬不能變相懲罰或限制這些人。不管熱情會不會消逝或轉往何方,但改變是由此開始的!

—摘自《樂活單車》No.11, P104
—作者ak

MTB老骨頭之郡大林道


在雨霧的郡大山登山口,那位山友不停地問著:「你們哪裡騎來?」、「這輛車多少錢?」、「這坡騎得上來?」、「下山沒辦法騎吧?」、「避震器有差嗎?」、「這踏板怎麼這麼小?」、「這隻是打氣筒哦?」...,另外還問:「這種天氣還上來?」

天氣很好,至少到前一晚,但山上的天氣永遠也抓不準,氣象局的預報一向遲滯,這次卻超前。鋒面來襲,北部下雨不意外,中部馬上跟進,一個晚上變天,讓同行夥伴意興闌珊,想要下山不如歸去。載著單車的「豬仔車」殿後,在絲絲的雨中慢慢爬升到郡大林道14K左右,遇到先頭部隊正在調頭準備下山。但是我想騎啊!不是因為逞強想作怪。老實講,雖然下雨,但是氣溫並不特別低,這狀況在經驗中還排不到「十大險惡行程」排行榜裡,可能還很好玩、一生難得的騎乘經驗呢!

有五人把單車放下來,照原計畫上山,不到總人數的一半。從這裡開始,約需騎18公里,爬升一千多公尺,穿上便利雨衣就上路了。便利雨衣不是真的防雨,只是個介質,不需要百分百防水或保暖,但它卻同時具備,破掉了也一樣(背包中有套更專業的外衣會讓人安心),在雨天高山行程還蠻管用的。在雨霧中騎不久就開始流汗,同時雨也停了,大夥把便利雨衣脫掉,途中偶而開天,甚至還出太陽,感覺像是中獎一樣。

雖然視野不廣闊,但霧中風景也別有一番滋味。樹影鬼魅,紅檜神木的冠層消失在白茫之中,更顯得偉大;路邊還有一種長得很像昭和草的植物,不過花卻是鮮黃色。回來之後特別上網找了一下,幸運地,她叫「黃花三七草」,如果每次行程可以記住一種生物,那印象會很深刻;越爬越高,路道旁開始出現「虎杖」,春夏葉子還沒變色時並不突出,秋冬葉子變黃,花朵紅紅的,很難不被這種植物吸引。爬坡的時候在想什麼?看風景、花花草草是一項;雜七雜八的隨想是一項;有時也會什麼都不想、專注在輪子前方三公尺,身體機能瀕臨極限但運作正常,吸入的、呼出的,吃進的燃燒成能量、腳踏圓圈轉換位能,一幅生之華。

重力Gravity,這個聰明如史蒂芬.霍金Stephen Hawking仍搞不定的宇宙原力,讓所有事物就在它(牠/他/祂)的位置,多一點、少一點都不行。天空,是大冠鷲的領域;海洋,是瓶鼻海豚的擅場。人加上兩個輪子,也就需要這麼多,那就上山吧!不,不行!不能只上不下,或只下不上,宇宙原力大公無私,You get what you pay.

過午,終於先後到達32K約2700公尺的登山口,因為這場雨霧,所以就不登望鄉山到稜線上眺望玉山山脈—那位問題很多的山友推薦的取景點。經過他一問,大家才發現上山的五人都騎全避震車,而且各是五種不同的設計,有捷安特的NRS及Mastro系統、美利達LRS系統、SPECIALIZED的經典FSR、HARO的Simple pivot。陪伴主人跑遍各種路況,雖非頂級也不是新車,應付郡大林道是綽綽有餘。下山去了!

有時事後回想,會覺得當時下坡衝太快,只要一點出錯就會翻車犁田,晚上還會被嚇醒。但是,當下是身心合一,回饋與反應通順無阻,所有經驗值轉化成反射動作,再好也不過了。車子不用很好,但是我知道它的能耐在哪,一段亂石搖滾,避震器劇烈做動,車身還是震盪不已,沒問題,一點也不勉強;我知道前輪會在何時打滑,及時修正回來,想都不用想;速度是你的朋友,輕盈如一雙翅膀,快到過眼即逝。但有時,你會靜如風景,在山林中隱形了。

已是MTB老骨頭,想要證明什麼也無力了,Having Fun是首要準則,特別是純正登山車越野行程已珍稀如玉。林道一條條崩毀消逝,山徑也漸被其他使用者限縮,保育者不歡迎、國家機器禁制...。更重要的是,大夥聚在一起騎車的機會難得幾回?

—摘自《樂活單車》No.010, P94
—作者ak

Get fit, be pro


車子都有了,行頭響叮噹,買得到的都OK。那,騎車上班太累、太遠、太陡、路上不安全、空氣污染、被偷、太熱、怕曬、看到下坡、歹路就怕...,騎車還依然是個大問題!

第一次出國是去新加坡,我是到了降落樟宜機場,滑進機坪時看見穿著不同制服的航警才覺得「出國了」!接下來五花十色的風采,彈丸之地居然讓我玩得很駭。新鮮!大概是入門的糖衣錠,以前是登山車的雄壯酷炫,現在是小折的機關細緻,讓單車風起雲湧。有人以「蛋塔效應」來戲稱,也有人在等著二手車市場撿好貨。股市有反彈之時,流行就有退燒的時候,您是局中人嗎?還是會說:「那可不,我是Pro的!」

「騎車上班不累嗎?」
這個問題最近從FAQ排行榜下滑,也許小折解決部份問題,新的問題如「路上騎車安全嗎?」、「會不會吸更多廢氣?」卻順勢崛起,還有研究單位呼籲「目前環境不適合單車通勤」。不然,更待何時?一個1999-2002年的研究報告可以對目前單車通勤環境提出建議?當時小折還未流行呢!報告中事故族群以老年人及學童為主,這可用來套用目前單車通勤狀況?在路上騎車,其危險性與其他交通工具差不多,甚至比在家裡呆著什麼也不做更安全。數據上的增加也反應母體的成長,要看比例而不是事故件數。

我記得當時車隊推單車通勤時正與高雄市廣設自行車道的時間差不多,自力辦了「單車免費早餐」等活動,並在網站上陳述自行車道的缺失。不過,並沒有獲得事責單位重視,直到單車風潮起(儘管主要也非通勤),缺失就一一獲得改進。越多人上路就會形成力量,讓單車通勤環境越來越好。

騎車太累、流太多汗,這當然不是絕對的。第一次爬五層樓梯也會氣喘如牛、大汗一直滴,如果是一定要爬、天天爬,身體自然會調整到最佳狀況,也許就沒什麼感覺了。騎10公里太遠!搞不好三個月後,騎20公里還不夠。

體能、技術都會隨著投入程度而提升,Get fit, and you'll be alright ! 到頭來問題都不成問題。而「騎車吸廢氣」,可以跟講的人打賭誰先掛...

「如何防竊?」
這個問題應該改為「如何防搶?」,這才是回答不出來的大哉問。這是國際性的問題,不只台灣,若要把十萬元單車鎖在騎樓幾天,那就莫怪會被偷。荷蘭是單車通勤表率國度,單車失竊率也高得嚇人;加拿大多倫多有個人偷了數千台單車,要租大型倉庫來放贓車;法國巴黎Velib'那種獨一無二、無法流通的單車都有人要偷...。列這些不是要說偷竊的問題不大,而是普遍的常識,看緊你的車,特別是高價車,現在大家都已經知道單車比機車還貴了。

車不離身,這是高價車的原則,放家裡、公司裡,出外找看得到車的店消費,或是輪流顧車。至於通勤車,其實不需要太好,或是拿老舊的車來用,不用太多變速(通勤環境若有很多上下坡除外)。裝個鎖,連同定物如燈桿鎖在一起,這都是常識。不然,「傳教士障眼法」也可用一下,就是漆成五花十色、裝固定貨架等,讓人看了倒胃口。

「我騎六速小折是不是不夠強?」
這是個關於變速器的迷思,要多少速才夠?變速多會不會比較好騎?單車之所以效率高就是因為簡單,什麼都沒有的單車效率最高,例如定速車Fixie。當然,阿姆斯壯不會騎定速車去比環法賽,他的戰馬高達30速。最好是我有了阿姆斯壯的車就可以環法賽封王。

看用途及場合,也看人用。一輛都會通勤車,三速就夠,單速也好,天天騎故障率低;一輛市區專用小折,六、七速合理,騎去登山越嶺就不對,不是改成27速或30速就可以。幾速都好,都要人踩才會動。一輛單車如果要升級,先潤滑鍊條、胎壓打足,就會好騎多了。武俠小說中,若出現持鏽刀斷劍的人不都要小心嗎?

「什麼燈比較好?要裝多少才夠?」
這個疑問不奇怪,「夜騎才是王道」—這樣的話才讓我驚訝,真的有人見光死?!我是指騎車這件事。夜騎好不好玩?這當然是見仁見智,我第一次出國到新加坡也覺得很好玩,這跟第一百次到新加坡還覺得好玩沒有關係,跟出國只到新加坡有關係;跟偶而戴上頭燈、裝上所有的照明去林道夜騎也沒關係,或者跟跨年夜騎300K也沒有關係,那是單車越野探險的風貌之一。

常態夜騎這件事,先不論安全性,假設有絕對安全的夜騎路線;也不論人類生理慣性,有一說是晚上運動對身體不好(關起門的那件事不算,好嗎?)。放棄風光明媚與遼闊視野,那可就奇怪了。可以去找一下各風景名勝照片,日景與夜景的比例如何?騎車難道不是白天為主,夜晚為輔嗎?

至於要裝什麼燈?推薦一下國內已有廠商推出高效能、低阻力摩電燈,站在鼓勵國內創新產品與國際綠色能源思潮上,趕快去弄一個才酷!

要不要把單車當作越野探險工具或公路極致飆速,那只是選項之一,雖然很多人嗜血之後不回頭,那畢竟會對整個人生有巨大影響。六年前一位記者講:「你們這種玩法比潛水還少眾」,現在當然是不可同日而語,至少表象上。單車就是有很多面向,所以才好玩,硬體之外,內在有更多可以追求,心念意轉,柳暗花明。

還有,萬用頭巾可以蓋頭蒙臉,沒有安全帽就不優吧!

—摘自《樂活單車》No.09
—作者a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