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12/12

你對自行車道的看法?


單車正夯,連帶興建自行車道也變成顯學,地方都在比興建了多少公里的自行車道,也有很多的報章媒體在報導自行車道訊息。那有沒有人去調查自行車道荒廢的比例有多少?或是滿意度如何?實際使用率?

「關山環鎮自行車」始開台灣休憩型單車道的風潮;「東豐綠廊道」創造假日單車道塞車,外面一般道路冷清的奇蹟;「淡水河自行車道」、「愛河鐵馬道」南北接續輝映,非假日的夜間仍有不少單車客騎行。全省地方競相設置休閒自行車道,期盼帶來觀光收益,有些成功,有些失敗,但還是一直蓋。「你對自行車道的看法」?最近這個問題被問多了......

有沒有單車道還是要騎車
我個人不喜歡單車專用道,一開始我也滿心期待,實際騎乘經驗累積之後,我是頗為失望。休閒上,除了少數幾條熱門風景區沿線,絕大部份單車道遊憩資源匱乏。這有點先天決定論,很多自行車道註定要失敗,不會因為蓋了自行車道遊客就會來,就算來也只會上當一次;通勤上,除非真有一條可以從我家接到公司或目的地的車道,在自行車道上比較費時費力,我會選擇一般馬路巷弄。

現有自行車道的缺失
在2006年就已經整理了國外對於自行車專用道的檢討,國外已經有很多失敗的案例,而目前國內的自行車道或多或少都有以下的缺失:

1. 動線不順暢:過於曲折或意外縮減路線
2. 鋪面不良:步磚不平整,木棧道、水泥路面有遇溼即滑的問題
3. 寬度不足:沒有考慮彼此閃避、超越及操作慣性的空間
4. 進入障礙:為了不讓機車進入,門欄過高,影響騎乘意願
5. 缺乏明確識別:指標、圖示、標線、號誌不足或紊亂
6. 單車道彼此連結性差:工程導向,不同標案沒有考慮銜接問題
7. 車道佔用:宣導與取締之外,用路人仍爭議不斷

因為單車騎乘人口增加,問題自然浮現,責屬單位一定會接獲改善意見,甚至是因缺失導致意外的求償事件。這些是屬於技術性的缺失,可能因為設計或施工者本身非騎士有關。個人觀察,這些問題都在持續改善中,越新的自行車道越少這些缺失。

自行車專用道根本爭議
「慢車」或「速人」,警政單位與交通部運研所對於自行車定位的歧異,剛好可以來說明這個爭議。如果是「車」那就留在一般馬路上,慢車道即其空間,或所謂的「單車優先道」,為美洲模式;如果是「人」那就與車道隔離開來,依使用者比例來切割專屬道路,通常與人行道整合,歐日大都這種形態。

一般都認為單車專用道對於單車騎士比較安全友善,但是國外有很多報告都顯示「自行車專用道並沒有比較安全」。除了上述常犯的技術性缺失,還有以下問題:

1. 自行車道讓汽車駕駛認定單車不應騎上馬路
2. 自行車道讓單車騎士缺乏或忽略交通常識及倫理
3. 自行車道視線不比一般馬路清楚
4. 自行車道難以涵蓋所有通勤需求
5. 自行車道造價高於一般馬路的優先道

生活單車道
即通勤型自行車道。近期參與幾場公部門的自行車道相關議題座談,發現主辦或規劃單位已經逐漸把重心放在通勤型自行車道,舉證先進國家的案例無礙,而且也緊扣「節能減碳」這個議題。站在鼓勵大眾單車通勤立場上是不錯的修正,但是,廣建自行車專用道本身就違背節能減碳的精神。

如果認真考量通勤單車路網,個人認為最終還是美洲的一般道路共用或者單車優先道,才能滿足所有通勤需求。但是法律上須確保單車上路權益,公部門應多宣導、推廣,個人則應加強單車能力。搭配現有單車道或規劃良好的通勤單車道,而很多都市行人路權比單車路權還糟,與人行道整合的單車道應該多加考量、節制,路幅不足者不要考慮強加自行車道,否則做好之後起爭端或沒人用,那就浪費了。如果真的需要蓋單車道,以下是幾個比較迫切及需要的方式:

1. 加強現有單車道的串連,改善鋪面、動線。
2. 交通瓶頸,如橋樑、路橋、地下道,優先設立單車道。
3. 以舊鐵道、捷運沿線、路幅夠寬者建構通勤單車道幹線
4. 以學校、捷運等為中心的社區安全路徑

自行車道里程非等同單車友善
評斷一個城市的「單車友善 Bicycle Friendly」與否,不僅只是自行車道的里程,還包括一般馬路優先道等整合起來的路網普遍度,還有公部門與單車社團之間溝通是否順暢、是否有足夠多方便安全的停車設施、大眾運輸系統是否支援接駁、是否有單車獨立的號誌及普遍的識別等面向,包括公、民營機構是否提供浴室,大部分居民是否支持單車政策等等。建設或硬體只是其中一項,我們好像都只放重在此,現在單車熱賣,而願意上路通勤者的比例有多少?顯然觀念或軟體發展並沒有太大突破。

在最近的一場座談會上,規劃、研究單位詳盡地闡明設計要點,學者提出專業見解,地方相關單位也都好像有共識,主管機關善盡督導之責。我是該會唯一獲邀的單車俱樂部代表,也應該是唯一一個騎單車與會的人,我每天騎車通勤,上路騎車對我一點問題也沒有,有沒有單車專用道都無妨。無從得知個人意見是不是具參考價值,期待執事者本身有在騎車,能多為騎士設想。還是會擔心這樣的座談會產生什麼樣的單車道,實際有多少人獲益?會不會到了最後,騎車變成是在單車道進行的事,那就是我等實踐單車生活形態者的惡夢了!


—摘自《樂活單車》No.08, P116
—作者ak

單車減速—關於安全騎乘


近來單車火熱,從媒體、新車店增長量都可以輕易察覺,即使你還沒跟上這股小摺瘋。路上騎車的人更是明顯增長,不過意外也頻傳,甚至是無可挽回的遺憾。買車,容易(雖然可能要等一等);騎車,沒那麼簡單!

騎車送往迎來,會跟大家一起騎車的,也是逐波更替。若是因為人生重大轉變,如登科、生子或換跑道,或者純粹只是臭味不相投,那都算好的。比較不好的狀況是騎乘時發生意外,輕者傷,重者亡,有些就算康復,也把單車視若畏途,就此封車。經過三、五年的淘練,還在騎的都算老鳥,相近的英文字是Survival,在分享單車經時總是口沫橫飛。不過,也不是老鳥就不出事,和菜鳥的差別是知道為什麼會摔,摔掉單車生涯的大都還搞不清發生什麼事。以下來分享一些「倖存者」的心得:

增加速度前先增加技巧
"It's critical, that you build technique before you build speed",這是登山車天王 Ned Overend在「登山車入門 Performance Mountain Biking」影片中的衷心叮嚀。總以為車子夠貴、裝備夠齊全,時速能夠多快個幾公里,距離多騎個幾十公里,坡能爬得多陡,就已經夠專業了。不出事只是因為「菜鳥的運氣 Beginner's Luck」,遲早會用光,摔車之後才知道要學的還很多。

除了外在因素(如被車撞),煞車失當是造成意外的主因,不管是前空翻、轉倒、衝出道路,速度越快就越嚴重,甚至致命。增加速度不困難,難的是安全地減速,這其中不只是如何拉煞車把手而已。

沒有絕對安全的煞車器
現代休閒、運動用途單車,特別是登山車,煞車是十分敏銳的,可以輕易瑣死輪胎。不會發生煞車力道不足的情況,卻可能因為煞車過度而導致危險。一定得要這麼敏銳嗎?沒有絕對安全的煞車器嗎?

屏除登山車極限的操作需求,應該也沒有絕對安全的煞車器,現在當道的碟煞還是有維護、重量與過熱失效的問題;V夾有過敏及惡劣路況磨耗的問題;吊夾拉起來太重、C夾只適合裝在跑車上...。有沒有單車的ABS系統?您說呢?即使有保證不鎖死的煞車,還是不能保證不會摔車,因為還有平衡的問題,又不是四個輪子!

先煞後輪再煞前輪?
很多人都這樣教菜鳥,還有書也這樣說,可是問題是意外都瞬時發生,當下有辦法這樣來操作嗎?決都是雙手一起拉煞車。因煞車一作動前輪抓地力增加、後輪抓地力卻減少。一加一減,即使你已兩者一起煞或先煞後輪,如果沒有靠身體的重心轉移,還是會發生前空翻、轉倒等意外。

煞車並無鐵律,要看速度、路況與時機,重點是要熟悉前後煞車不同的特性,並正確移轉重心。我個人實際的煞車情況通常都是兩者一起拉,然後視情況改變前後煞車的配重,例如進彎前路況佳時前輪多拉一點,讓速度很快降下來,過彎時前煞就要放掉,如果速度還是很快,那就要壓坡度,把重心踩到外側踏板。這時如果因為怕速度過快而煞車過度,那就等著轉倒犁田。

人的反應比ABS電腦要迅速而精實多了,重點應不是先煞哪一輪,而是根據速度、路況以及輪胎相對制動的狀態而微調煞車比重,以及正確移轉重心。複雜嗎?經過反覆練習就可以變成反射動作,那也就是老鳥倖存的基本功,不過有些方法可以加速學習過程,降低代價。

武功秘笈
這是之前沒有人說過的,所以說是「武功秘笈」(愛說笑)。先來個口訣:

「一慢一快,前止後滑,跳曼波」*

「慢」是指「定桿Track Stand」練習,騎快不須什麼技巧,騎慢,甚至完全不動才需要練習,這可以增進平衡功力,幫助完全掌控單車;「快」是指轉倒練習,找片空地,在轉彎前盡量加速,試著不拉煞車,盡量縮小半徑。這是要感受輪胎在彎道的抓地力,以及如何正確移轉重心,真正騎乘時就不會煞車過度反應。

「前止後滑」是指前後煞車特性,「跳曼波」則是把騎車當作與地形跳舞。在正式上路騎乘之前,應多嘗試、確定每個操作的後果,像小孩一樣,玩玩甩尾、左彎右拐,看如何避免前空翻。這比能騎多快、多遠重要多了。

留得青山在
老鳥最後絕招就是不要勉強,我們都不是把騎車當職業,沒必要為了個獎項,或是短暫的快感而葬送長遠的騎車生涯。特別是比賽場合,或是與陌生車隊同騎的時候,菜鳥有可能因為太駭、為了趕上別人而超出自己極限。除了技巧上的切磋,體能也一樣,要避免因過激而暴斃的狀況,不是摔車也可能發生意外。老鳥不一定可以騎得飛快或跳得高、玩得險,而是碰到某個關卡時可以自在地決定衝或停。有時冒點險是增添生活情趣,讓每次外出騎車都在冒險就不值得啦!


* 出自《路徑2—台灣單車路線指南》,浮力森林出版

—摘自《樂活單車》No.08, P46
—騎士 ak
—作者a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