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8/25

登山車行不行?


前陣子發生登山車騎乘古道的爭議,雖然個人認為那比較是不同路徑使用者間的認知差異,而非真正環境破壞問題。不過倒是可以藉幾個案例或故事來聊聊登山車進入古道、山徑或者荒野的問題。

柴山礦道
柴山是高雄的聖山,環境保育運動的源頭與自然公園的典範,特別是北邊接近軍區一帶,保留了原始的熱帶礁岩海岸林生態,除了步道內健行,任何攀岩、鑽洞、採集、煮食、餵食動物都是被約束的;柴山南邊靠近鼓山一帶是高雄最早被開發的區域之一,早在日治時期就有神社或公園的設施,是比較人工化的區域,單車騎上這些公園道路當然是沒問題。
而柴山中間地帶則是舊水泥廠的採礦區,除了裸露岩層、礦道,植物以外來的銀合歡為強勢族群,這區也是高雄登山車的起源地,車友基本上都是沿著舊礦道一路攀升,然後可以繞一圈下山。車友騎在這些原本開行卡車的舊礦道並無環境破壞的爭議,但目前的一些緊張關係源自於部份車友不夠自重也不尊重健行的山友,例如沒戴安全帽、下坡速度太快驚嚇、甚至碰撞路人,沒有讓路給行人或口出惡言。少數不當的行為就會損及所有單車騎士給人的觀感,這點是必須反省的。
但也不是走路的人就沒有問題,部份山友在柴山中私設休息區、整理花草,甚至自闢路徑的行為也是不被認同。相對的,專注在崎嶇路面上的騎士就比較沒有這些問題。所以在柴山礦道中,不是能不能騎車的問題,而是有無雙互尊重的問題,而速度快的騎士應當禮讓行人,這是一定要的。

一則短篇小說
單車技工達人戴夫.摩頓Dave Moulton寫過一則短篇,大概是一個汽車駕駛對於佔用路面的單車騎士的不耐,卻對一隻同樣佔用路面的狗感到不捨,怕牠被車撞。等到他車子故障而走在馬路時才發現別的汽車駕駛也同樣對他不友善。戴夫的這篇文章引起很多迴響,表達了在公路上為弱勢的單車騎士的心聲。衝突都來自於有無同理心,我們都知道,但當下就是很難留個餘地。

威爾斯公園
英國倫敦以北,開車不到5個小時可到南威爾斯,英國人的登山車勝地。英國大概是歐洲最早引進登山車的國家,但是騎車環境卻和美國西岸差很多,大多是低矮陰鬱的山丘地形。而威爾斯一帶有較多的山地及森林公園,相對的也較為沒落無生氣,這個情況從2002年起就完全改觀*。有位在地登山車騎士引進IMBA的路徑維護理念,把沒什麼產值的山林規劃出來登山車路徑,登山車騎士因而每年來這邊消費兩千五百萬美金以上。不需要大建設就可以創造巨大收益,該地城鎮或山林也沒有因此而劇烈變異,登山車的路徑不過就是單軌順著山勢延伸就夠了,比例上實在是微乎其微。
另外北美還有很多例子,例如「惠斯特勒登山車公園」,冬天是滑雪勝地,夏天則是登山車樂園,消解了某些非法開闢登山車路徑的壓力。仿效之風四起,收費的登山車場地變成潮流。

馬林郡輸輸去
回過頭來說登山車發源地的馬林郡Marin County,舊金山北岸的這片綿延丘陵有許多森林防火巷,原型登山車就是從山上衝下來,後來演化成在一些「單軌山徑Singletrack」越野騎乘,主導了登山車後來的發展趨勢。而現在登山車在馬林郡不能騎在Singletrack上,這是很諷刺的事。
為什麼「輸輸去 Losing it all」?因為這是以法律解決使用者衝突的結果。如果騎登山車會破壞環境,那為什麼開放路徑如防火巷可以,Singletrack卻不行?不過就是狹路難以相容。馬林郡目前幾乎沒有合法的Singletrack可騎車,除了少數如「塔馬朗丘童軍營地」路徑由法人管理,之所以行得通,因為那是登山車專用路徑,其他使用者不能進來就沒有爭議。所以,還是路徑使用者的本位主義問題。
這其實也給我們一些啟示,如果真的要進入法律階段,我們能贏嗎?民主無關是非,僅是多數決。

人定不勝天
長年在野外騎車,我的經驗值可能透露一些訊息,姑且聽之。很多人常用「挑戰」來表示某某路線的難度,雖然給人想要去征服什麼的感覺。其實,真正去實行的人就知道,都是挑戰自我而非挑戰大自然。
有些聽起來荒誕的越野路徑,其實兩年去不到一次,但有可能下次去就面目全非,斷崖崩壁,那會是上次騎車進去產生的後果嗎?例如2004年10月份去拜訪延平林道,4個月後再去一次(我確定這期間去拜訪的單車騎士不會超過兩批次),即使颱風季節已過,仍新增五處以上大崩塌。而沿路其實正在整修,壞的比修好的多。
入高山的道路,例如橫貫公路,路面越寬越容易崩壞,用大型機具來開山,這是在加速台灣年輕的造山運動。我們也都經歷小鬼湖礦道2006年大崩毀,一整片長達一公里以上的大崩壁,任何人為痕跡不復存在。
車隊2000年成立以來,台灣山林崩壞的速度遠超過我們去經歷新路線的速度。我們為何會對於這些崩壞如此敏感,那是因為我們想親近而不得,這些感受難道不會有些轉化?對於我們的山林,對於我們的母土‥‥。

解決之道
車轍是否會引發水流切割導致路徑崩壞?這樣的質疑應該要有實證來支持,否則不應作為單車能否騎乘古道或單軌山徑的依據。我還是覺得這主要是不同路徑使用者溝通的問題。
除此,專門維護管理的路徑或人/車分道應是未來的方向,如果騎車是值得鼓勵的健康活動,而族群也夠多,由單車社團、協會組織來認養維護,宣導正確使用路徑的態度及騎法,那就足以解決這些爭議。

* "Like Blood From a Stone", bike, Aug/Sept 2003

—摘自《樂活單車》No.07, P116
—騎士 陳緯謚
—作者ak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