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8/20

安全區之外


一場業餘登山車盛事談MTB症候群

什麼樣的解藥可以讓人回春?而又什麼樣的活動可以讓人如王寶釧願意苦守寒窯18年?那就是3月份發生在南部郊山的一場業餘登山車挑戰賽*1。

小摺當道
曾幾何時?現在在路上出現的單車,小摺車的比例越來越多。以當今的短程、都會的主流騎乘形態,其實小摺車的比例應該更高才對,因為其中有一大部分的單車新手還是以傳統登山車來入門。會用「傳統」來講登山車,我自己都有點訝異,但這是貼切的,登山車已從高峰走下坡。不信?先不論趨勢與必然性,在路上的登山車有多少比例是用光頭胎或半光頭胎?那表示登山車的用途已經被錯置或重新詮釋。另外,單車老鳥由登山車改騎跑車的比例也可佐證。

XC的意義
那登山車的用途是啥?登山車基本設定的功能是越野,Cross country(XC),讓單車騎士離開如虎口的馬路而進入原野荒郊。爬坡並不是登山車最重要的機能,而是能在地形上下間提供迅速而大比例的變速切換,以及對於崎嶇路況的操控性。翻開九○年代的美國單車雜誌,廣告中盡是「生活是美好的 Life is good」、「我以泥巴為榮 I'm proud of my mud」、「泥土有很多可能性 Dirt just has so much potential」...等,反應新興休旅生活型態的文詞與影像。登山車雖然只是一少撮白領階級特殊癖好的演繹,挑出文明與荒野的關連趣味或是爭議,提供現代人工作與休閒生活的奇妙平衡。登山車的銷售量隨著硬體的劇烈演化而攀向高峰,我們躬逢其盛,說「單車革命」是一點也不為過。台灣當然不可能自外於這個風潮,因為當時的登山車95%是Made In Taiwan。

比賽有?種
每個人都是先贏得一場比賽才出世的,競爭是天性。最典型的單車競賽就是職業的公路車賽,環法賽是最高殿堂,不過有資格參與的人極少,大多數人只能搖旗吶喊。即使段數不那麼高的區域競賽如環台賽,「台灣一哥」也難以擠進前矛;還有一種是集探險、旅遊、競賽性質於一身的業餘賽事,「泰國清萊馬吉斯盃登山車挑戰賽」即是,不過目前已停辦了,想花錢去買一個單車假期還很難得;還有一種即是俱樂部間的聯誼賽,例如「鐵屁股之役」,有時還比半職業或協會級比賽還更熱絡,因為對於一般車友比較可親,不會只是去當配角。而南部這場登山車賽就具有後兩者的性質,不過,還有些事值得提出來...。

無價的比賽
這場比賽就是完全XC品味的競技,可以媲美「泰國清萊馬吉斯盃登山車挑戰賽」。主辦單位強調,因為得天獨厚的場合,希望舉辦適合登山車騎乘的競技,到今年已經舉辦了四屆。即使名不見經傳,靠著俱樂部間口耳相傳以及小眾網路累積聲譽,今年超過350人報名參賽,連同工作人員及到場加油親友,人數逼近500人。而且,主辦單位除了事前賽道規劃、維護,活動人力,且提供豐盛午餐、抽獎,完全不收費,可以說是熱情重於專業的比賽。參與者應該有些體認,這種比賽極其罕見,無價(money can't buy)!應該給予掌聲及支持。
這比賽的賽道規劃中有全般自然地形的越野,還有專為登山車設計的橋段與試煉,一圈長達20公里,且Off-road的比例高達90%以上,土味十足。所以,如果是騎登山車,還騎登山車,或者就是要騎登山車,那麼沒在這種比賽或是這種地形中去玩一玩,那還真是有點遺憾。

最棒的總在安全區之外
比賽在一片叫好聲中辦完了,為了比賽期間所設立的指標或是特殊工事也大都恢復原樣,也有車友反應賽道安全性的問題,希望活動好還要更好。儘管比賽中是痛不欲生,比完之後、樂透之餘還想明年要如何如何,主辦單位也超有誠意地宣佈:「明年3月第二個週日再見」。我想說的還有更多:如果參加登山賽如「鐵屁股」我會排第幾?應該是所有參加的人的中間稍前吧?為何我可以在這個比賽中不分組排第7?
六雙穿壞的卡鞋、七年中幾乎滿檔的假日騎乘、數不清摔車的傷痕...。因為「最棒的總在安全區之外」*2,路的盡頭永遠吸引著我,披星載月不是問題,翻山越嶺不是問題,人仰馬翻不是問題...。每跨一個障礙、每個土文回饋、每個逆勢流轉,都如照片泛黃的光澤,深刻烙印在劃開又癒合的皮膚之內。嘿,我是個登山車騎士!而我要到安全區之外...

*1:不說其實你也知道是哪一場。只是遵守主辦單位低調的原則,盡量不要讓賽事火熱到無法控制。當然最好是不要寫這一篇...。
*2:"But the hip stuff is outside the comfort zone" ,來自於賀比.漢考克Herbie Hancock的音樂紀錄片《爵士浮生 Possibilities》。

—摘自《樂活單車》No.06, P126
—騎士 陳重元
—作者ak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