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路標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路標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08/08/04

浴火重生的英國老牌內變Sturmey Archer

有個朋友從台東以500元代價收購一輛Brompton中古折疊車,車上配的正是英國老牌Sturmey Archer三速內變。它稍微有點故障,介紹他到民生、錦田路口的老車店修理。

許多朋友都知道Sturmey Archer已經退出市場一陣子了,拜通勤車及古典車市場蓬勃之賜,很多人又去翻找Sturmey Archer內變。不過,其實也不是新聞,Sturmey Archer藉著台灣「日馳SunRace」公司的幫忙,已經重生,2006年起推出新產品,包括3速、5速、8速內變。很多評論都認為這是SunRace想要擠身變速器三大廠的前奏,之所以台灣還沒注意,那是因為台灣、美洲等市場幾乎只看外變速,而內變主要市場的歐洲已經起了一陣騷動。

圖文來自:VeloVision Is.24, 2006

找到的相關連結:
血蹲不狼專題
Sturmey Archer的故事
捷運五號出口

2008/07/21

關於煞車的迷思

經常聽到「先煞後輪再煞前輪」,歸論看似正確,不過,有兩個問題!

一,緊急時誰會記得前後煞車順序?
意外都是瞬時發生的,實在沒有先後煞車的餘裕,絕都是雙手一起煞車。

二,前後煞車特性有別
因煞車一作動前輪抓地力增加、後輪抓地力卻減少。一加一減,即使你已兩者一起煞或先煞後輪,如果沒有靠身體的重心轉移,還是會發生前輪鎖死導致前空翻、轉倒等意外。

近來單車事故頻傳,大都是速度過快、煞車失當所致。有必要再強調一個安全騎乘的觀念:

「要增加速度之前應該先增加技巧」

總以為車子夠貴、裝備夠齊全,時速能夠多快個幾公里,距離多騎個幾十公里,坡能爬得多陡,就已經夠專業了。不出事只是因為「菜鳥的運氣 Beginner's Luck」,遲早會用光,摔車之後才知道要學的還很多,只是這代價希望不要太大,甚至無可挽回。

煞車並無鐵律,要看速度、路況與時機,重點是要熟悉前後煞車不同的特性,並正確移轉重心。所以應該要找時間去分別熟悉前後煞車的特性,《路徑2》裡面的「單車武功秘笈」與「五大危險路況」是精心歸納多年騎車心得,值得研讀哦!如果再從其中摘要一下就是:

玩你的車,確定每一項操作的後果是什麼,特別是煞車。這比能騎多快、爬多高要重要多了!

延伸閱讀:MTB課程 by 長鬃山羊

2008/06/11

我的時代 Me We

「腳踏車,簡單的想法,又將重新開始演繹。
保持簡單,保持樂趣。這來自過去的信條,也是給未來的啟示。
The bike, the simple idea, is beginning all over again.
Keep it simple. Keep it fun. A doctrine for the future. A message from the past.」

來自--"Me Wee", Tim Parr, P110, Bike-May 2008

這篇文章出現在Free Ride導向的激進登山車雜誌,的確是不尋常,因為本篇講的是沒什麼土味的潮流,雖然這股潮流源自登山車革命。那就是都會單車瘋,特別是通勤。

文中提到,雖然像阿姆斯壯等單車明星可以產生引領作用,但是真心喜歡單車的凡人,發揮推波助瀾的功效才更是無可比擬。只要你上路騎車,一定就會影響他人。

簡單,樂趣。登山車是這樣來的,不是會議桌的決議、不是明星的魅力、不是市場調查的結果、不是高科技的加持。現在登山車領域已經走得太遠、太偏,遠超常人所能及,失去了那股非關技術改革的實踐力量。而這股新的風潮重新領用這個信條,或者尚未察覺,這才是革命的原動力。

而,一輛好用的通勤車絕對不需要27段變速、不需要無能量損失避震系統、不需要吹彈可破的航太材質、不需要神乎其技的折疊設計。騎車出門會是多困難的一件事?以前是需要革命般的熱情來驅使,現在水到渠成,邊緣逐漸湧向主流了。

"Me. We."是拳王阿里的名言,被稱為是最短的英文引言。而在這裡的意思是:

我,我們,改變了這世界...

2008/06/05

比米奶仔便宜一點 Cheaper than a BMW


『這輛車比米奶仔便宜一點』,一個站在我旁邊看著Pereira通勤車的人對著我說
Besides, as one person said to me while looking at the Pereira commuter, "It's cheaper than a BMW!"

來自--"NAHBS 2008", by Lou Parsons, P11, VELOVISION issue 29, March 2008

2008/06/04

車與路徑 bikes & trails

一輛好車在蹩腳的路徑上會變成蹩腳的行程;而一輛蹩腳的車在好的路徑上仍然會是好的行程。
A great bike on a crappy trail makes for a crappy ride; while a crappy bike on a great trail can still make for an amazing ride.

--來自 "Building blocks", Vernon Felton, P131, BIKE-May 2008

2008/05/26

阿甲、單車騎士與大棕狗—戴夫摩頓極短篇

Photo by dmuth

在61號公路開著他的福特老卡車,阿甲時速約60哩,超過速限5公里是他的習慣。有三輛車在他前方不遠處,當他快靠近時,突然看見煞車燈。他跟著慢了下來,這時他才看到原來是有單車騎士在前面,他心裡嘀咕著:「笨騎士!為什麼他們總是喜歡騎在路中間?」

事實上,那位單車騎士並非騎在路中間,他和路邊緣保持兩呎的距離。但是因為對向車道也有來車,所以第一輛車駕駛只得慢下來。當來車經過之後,前面三輛車往前開走,等到阿甲上來,他發現又得等一下,因為對向又來了一輛車,「靠!」,阿甲又罵了一句。等來車過了,阿甲繞過騎士身邊時本想按喇叭抗議,後來以猛踩油門示威一下代替。

經過幾哩之後,他又看到前車的煞車燈,他又排到那三輛車後面,他看到他們甚至停了下來,然後才一輛一輛繞到對向車道往前開走,這時他才知道為什麼。一隻大棕狗沿著公路邊跑著,奇怪的是,阿甲這次並沒有感到生氣或挫折,他只是怕這隻狗會突然橫過馬路給對面來的休旅車撞到。所以他保持在大棕狗後方而不嚇牠,等到休旅車經過他才以很大的間隔繞過那隻狗,就像前面那三輛車一樣。他甚至想停下來把牠帶走,他考慮過要養狗,但那應該是有主人的。

阿甲幾個月前因為公司正要裁員而提早退休,他和他老婆就在鄉下買了一間有8畝地的農舍,他也買了這輛老卡車,好來載木頭之類的東西。他這天要去61號公路15哩之外的農具店買些籬笆木板。當阿甲買好了東西正準備開出車道,公路一頭除了一個單車騎士外空無一物,就是先前遇到的那一位。阿甲等他騎過去才開出來,結果對面又有來車,所以他又得等在騎士後面,「靠,今天你又幫了我一次忙」,他自顧罵著,最好單車騎士有聽到。

等他忙完要回家,老卡車居然顧路了,試了幾次還是發不動。停在路邊後他把引擎蓋打開,望著罷工的引擎,他是個會計師,對車子根本不懂。他摸著口袋想要拿手機,可是沒有...。他才想起,手機留在廚房充電忘了帶,「我勒...」,他看著一望無際的公路,兩旁除了農地就是荒野。他只能下來走路,而且兩旁草長,沒辦法走在路肩上。公路的鋪面在白線之外只有幾吋就沒了,所以阿甲就沿著白線走。他是可以走到對面車道好看到來車,但是他想會不會有人讓他搭便車。

走沒多走就聽見有車開來,他舉起拇指向車招呼,而那輛車甚至沒有減速就開過去了。他繼續走,同樣的事發生好幾次。他意識到搭到便車的希望渺茫,他穿得很隨便,而且,他也從來不讓人搭便車。每輛車來他都停步轉身打招呼,但是沒有車停下來,最後他放棄了,打算就一路走回家。他這時才注意,當對向無車,車子會稍微外繞超過他。但,如果剛好兩車相會時,他們也不會減速,還是以時速60哩呼嘯而過,好幾次都差幾吋就會被撞到。還有一次一輛18輪大貨車經過,雖然司機好心離他有兩呎以上的距離,但還是很恐怖,車開過之後的尾風讓他差點站不住。

他大概走了五、六哩,恍惚間聽到一聲:「早安!」,先前碰到兩次的單車騎士對他打招呼。阿甲一時不知怎麼反應,單車騎士騎過去之後,他才喊:「你有沒有手機?」

單車騎士也愣了一下子,然後才轉回頭騎過來問:「你需要幫忙嗎?」;「是的」,阿甲說:「你有沒有手機」;「有啊」,單車騎士手伸到車衣後袋拿出手機。

「感謝上帝!」,阿甲說:「我車壞在好幾哩外,還要走上一小時才到得了家」,這時剛好一輛車開過來,「我們站靠邊一點,這些車硬是不留給我們一點空間」。

「這還用說!」,單車騎士說:「那就是為什麼我要騎離路邊三呎的原因,就是要讓汽車駕駛慢下來並小心超過我。要不然,他們就不會理你,從你身邊呼嘯而過」

「而且,如果我騎在白線上,因為路邊常有破洞、有時路面就沒了,還有樹枝、碎石等,要是我碰到障礙而失去平衡,如果倒向公路內被車撞到,那可是會沒命的」

阿甲想到先前對他的態度只能尷尬的點頭,單車騎士繼續說:「所以必須騎出來一點,路面比較平,而且駕駛一定會看到我,比較安全」

阿甲打給老婆,並對單車騎士說:「我老婆要來接我了」,這時,他才注意到原來這位單車騎士年紀和他差不多,有點出乎他意料,他原本以為單車騎士要年輕很多。

「你需要喝水嗎?」,單車騎士給他水壺,「謝謝!」。正當阿甲喝口水時,那隻大棕狗也來了,搖著尾巴、鑽到阿甲腳下。「你覺得牠是不是也想喝水?」,單車騎士問。

「應該是哦!我先前就看到牠在路上跑」,阿甲把雙手掬成碗狀讓騎士倒水進來給狗喝,大棕狗一舔一舔的喝著,「看來你們兩個很有緣」,單車騎士說。

「對啊」,阿甲對他說:「謝謝你的幫忙」,「很高興幫得上忙」,單車騎士一邊重新上路一邊說。

阿甲解開他的皮帶,然後套上大棕狗的脖子,「來,我們就坐在樹下等媽媽來」。

原文:"AJ, the cyclist, and a large brown dog" by Dave Moulton